成果研究發佈現場。
  成果發佈現場。陳雷在向專家組解析研究報告。
  中國江蘇網9月25日(記者 趙筱青)產自我國貴州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組磷塊岩中約6億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是研究多細胞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其化石以磷酸鹽化的形式保存了精美的細胞結構。利用3年的時間,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貴州發現這種生物化石併進行切片分析,發現了其中的胚胎細胞分裂演變,推測它們可能是動物共同的祖先,但也不排除是遠古野生藻類植物的可能。這一研究成果,今天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今天,團隊成員陳雷向記者展示了胚胎化石。它看上去就像是普通岩石上面的細小顆粒,比針尖大不了多少,但是在顯微鏡下,這些顆粒物中間竟然有奇妙的細胞結構,一塊巴掌大的化石上,這種胚胎細胞有成千上萬個。
  南京古生物專家將這些胚胎化石打磨成幾微米大小,變成磨得透光的薄片,進行內部細節的分析觀察。通過對上千個這樣薄片的研究,掃描了數百萬個的胚胎細胞,終於在化石里發現了胚胎初步分裂時的樣子,當胚胎的球狀化石內部細胞分裂到數百個以後,還出現了營養細胞和繁殖細胞的分化。
  這些胚胎究竟是誰留下的?專家將其和現生動物、藻類比對,發現它和我們現存的任何一類生物都不吻合。“從現在新發現的材料可以做出推斷的是,它們確切地屬於有細胞分化的多細胞真核生物,有可能是某種基幹類群(stem group)動物,或者某種多細胞真核藻類。關於這類化石的研究還遠未停止,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做出更為明確的解釋。” 專家如是說。  (原標題:6億年前的胚胎是誰的?南京專家:可能是動物共同的祖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h12ehuq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